建设国家统一大市场的极简捷径
“信用法治标准化”是统一大市场的极简捷径
——兼论“社会信用制度是市场基础制度规则”和相关舆情的梳理
中国行为法学会信用法治标准研究院
一、引子
二、信用法治标准化工作积累
三、舆情梳理
四、附表
五、参考文件
一 、 引子(下结论在前,“车同轨”)
近日,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:《意见》)正式发布,中国行为法学会信用法治标准研究院(以下简称:标准院)提出:以“信用·法治·标准”,建设国家统一大市场。
与东周春秋时期《礼记·中庸》第二十八章中“今天下,车同轨,书同文,行同伦”,汇同于今天中国的形势就是:其一,“信用法治标准化”体系化和集约化的制度规则,是国家统一大市场的基础制度规则;其二,“信用法治标准化”体系化和集约化的制度,是“社会信用制度”中的基础制度。两句中的“体系化和集约化的制度”和“基础制度规则”,今后的具体实现,将必须以每一部标准化文件,作为“制度、规则”获得应用及运行。
“信用法治标准化”是极简的国家大市场被“统一”的捷径,“车同轨”才能高效“统一”。“统一”的对立面是什么?是难以统一,是长期未有统一,是缺乏“信用法治标准化”的漫漫而曲折长路。
本文的核心是表达“引子”提出“信用法治标准化”的极简、捷径作用,如同中国古时“车同轨”的作用。再通过本文后面“舆情梳理”章节的内容,可以明显看出,归集近期各种文章论述的观点或方法,“信用法治标准化”应是“建设国家统一大市场”不多的、直接的、有效的、真正的“极简捷径”。
二 、“信用法治标准化”工作的积累
1.信用法治标准化
标准院与读者一起回顾一下,在“信用法治标准化”被定义之前,国家大市场的统一,经历了漫漫而曲折的长路。
1980年《国务院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》明确提出,开展竞争(请读者注意,是“开展竞争”),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。此后,国家相继制定并实施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》等法律,解决国内市场分割的现象。
2013年,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“建设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,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”。实践中,大家仍然发现,计划体制遗留下来的市场分割问题,尤其是要素市场的建设问题,迄今为止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。2014年,《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(2014—2020年)的通知》(国发〔2014〕21号)发布。
2017年,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,即国家推荐性标准(GB/T 4754-2017)发布,以公权力的表述,具像了国内市场的行业分类状态。请读者注意,标准院建立了昭告模式,“建立和使用以‘标准’(国家标准或各类标准)为主的‘极简捷径’,对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”。因为,“标准”是遍布全球的经济体系从业者都能够听得懂的唯一“语言”。
2020年3月30日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》提出“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(请读者注意,是“竞争”“有序”。言明了“统一开放市场”,“必须竞争”),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。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,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,提高要素配置效率,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,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。
2020年9月,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明确指出,要“加快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,形成供需互促、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,塑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,强化竞争政策作用”。显然,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,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基础性的战略意义。这就把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任务,放到了政策选择中最重要的地位。
2021年12月17日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《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》。会议强调,我国市场体系仍然存在制度规则不够统一、要素资源流动不畅、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。要从制度建设着眼,坚持立破并举,在完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、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、加快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、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、提升监管治理水平等方面出台有效的政策举措,不断提高政策的统一性、规则的一致性、执行的协同性,以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、推动增长、激励创新、优化分工、促进竞争。同时要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。
2021年,标准院研发了两项积累已久的信用法治类团体标准,并在“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”发布、生效、实施。2022年,标准院作为三项国家标准修订项目的起草单位之一,将这两项团体标准的内容推介给了三项国家标准修订项目的起草组,建议作为国家标准修订稿的参考或应用内容。两部团体标准和三项国家标准修订项目的具体信息,请见文末的附表1。
2022年3月25日《意见》的简稿在央视客户端发布。
2022年4月,标准院发布了《“信用法治标准化”是统一大市场的极简捷径》(本文)。
2.标准化竞争 “开展竞争”、“统一开放市场,必须竞争”与“标准化竞争”,即“标准化竞争”与“信用法治标准化”合而同。
因本文的篇幅集中于表达“信用法治标准化”,相关“标准化竞争”的内容,暂未展开介绍。请读者打开“信用法治标准研究院”和“标准化竞争”两个公号号阅看。今后,标准院将有更多文章及活动与读者见面、交流。 三 、舆情梳理
本文梳理了《意见》发布后,近期在媒体上关于实施“建设国家统一大市场”的部分文章或观点。
梳理后得出结论是,再也不能用“非标”的术语,当作“标准的”术语及其延展表述,来曲折地解读甚至实施 “如何建设国家统一大市场”了。否则,难以真正建立和建设“国家统一大市场”。
欢迎读者们,或以不同的观点,与标准院交流,共同促进标准建设,促进“遍布全球的经济体系从业者都能够听得懂的唯一语言”,更加普及的应用。
以下是一部分文章或观点:
1.对于文章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专业化分工的内在逻辑》。
标准院认为,它的读者们,获得什么样的、基本正确的逻辑?究竟需要还是不需要,必须开始学习如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(GB/T 4754-2017),站在与“车同轨(极简)”合而同的立场、极简地设计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,并开始从捷径出发的阶段?
2.对于文章《统一大市场不是计划经济》。
标准院认为,它的读者们,获得了基本正确的逻辑(文章说:“于是,很多行业形成的山头,也随之纷纷被瓦解,开始建立全国统一标准,统一大市场不是计划经济,而是标准化经济”)。
标准院另建议,与文章题目等同的句子“市场不是经济”,其有必要,按照标准化文件的表述要求作修改。被修改的原因:“市场确实不是经济”。
3.对于文章《某机构传达专题会议精神 落实保障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》。
标准院认为,“专题会议中的议题,一旦将工作重心多一些向标准化倾斜,可以快速简约、长久良好实现“产业链、供应链稳定工作”。
4.对于文章《某专家: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国家现代性的核心》,在“如何建立全国统一市场”的表述中,将“强调标准的先进性、现代性”排在第五位表述。
标准院认为,标准院的文章,在题目即已强调“标准”,强调了制定和使用标准是“建立全国统一市场”的“极简捷径”。
5.对于文章《时值春风拂面之际、朝气蓬勃之机,某某企业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 27001和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双认证》。
从该文章中的图1和图2,标准院认为,该企业“懂得”:对于ISO 27001和ISO 9001的认证,是基于标准的认证。
图1 (懂得)基于标准的认证 图2 (懂得)基于标准的认证
6.对于文章《ISO 9001,ISO 14001,ISO 45001,ISO 27001,五星售后等体系认证,3A,招投标加分 近期大量开标》。
从文章中的图3、图4和图5的关联及显示的内容,标准院认为,该企业“不懂得”:对于ISO 9001,ISO 14001,ISO 45001,ISO 27001的认证,是基于标准的认证。
图图3 (不懂得)基于标准的认证 图4 (不懂得)基于标准的认证
图5(不懂得)基于标准的认证
7.对于文章《数字时代的工业化挑战》和文章《刚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技术的可能性举例》(内容简介:(一)量子技术有望在未来十年内改变计算、传感和通信,富有前景的重点领域包括:(1)计算;(2)通信;(3)感知。(二)指数级智能是有望了解人类情感和意图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。(三) 环境计算将使技术在我们的工作和家庭环境中实现普及)。
标准院认为,没有标准经济,就没有数字经济,也没有数字经济支撑的市场经济。为了配合说明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国家标准验证点建设的指导意见》(国标委发〔2022〕11号)和《国家标准验证点申报指南(2022年度)》(国标委发〔2022〕14号),标准院提供了附表2,以标准验证“数字经济”。
8.对于文章《视频-课堂笔记:如何制定和实施一个成功的商业战略?》。
标准院认为,制定、获得什么样的战略,取决于基本正确的逻辑,需要学习如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(GB/T 4754-2017),站在与“车同轨(极简的捷径)”合而同的立场、极简地设计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,开始从捷径出发的阶段,实施一个成功的商业战略。一些商学院的课程,极有可能开始填装[信用法治标准化]和[标准化竞争]的教学内容,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新政策、法律、法规、标准、规章、法律体系的监管、市场监管的功能、相关于市场监管的各类服务/培养/培训、标准项目、国家标准验证、检验检测、认证认可、知识产权、市场监管运行、市场监管队伍的建设/运行及培训、新学科建设、应用项目的孵化。
四 、附表
附表1 『信用法治标准化』工作积累
序号 | 内容 | 中国行为法学会的作用 |
1 | T/XWFXH 1.1-2021《信用法制 商业信用 第1部分:信用评价通用要求》 | 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项目 |
2 | T/XWFXH 2.1-2021《信用法制 队伍能力建设第1部分:学习导则》 | 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项目 |
3 | 企业信用评估报告编制指南(国标计划号20211937-T-469) | 学会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项目 |
4 | 企业信用调查报告格式要求 基本信息报告、普通调查报告、深度调查报告(国标计划号20211938-T-469) | 学会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项目 |
5 | 企业信用评价指标(国标计划号20211935-T-469) | 学会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项目 |
附表2 验证“数字经济”的标准、政策性文件或规章
表2.1 涉及国家标准化工作相关的政策性文件、标准或规章
序号 | 文件、标准或规章名称 | 文件、标准或规章名称(标准化必备基础知识;企标自我声明公开策略/风险防控/常见问题) |
1 | 见于T/XWFXH 2.1-2021表A.1的2 |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|
2 | 见于T/XWFXH 2.1-2021表A.1的3 |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|
3 | 见于T/XWFXH 2.1-2021表B.1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性文件或规章(续1)的7 | 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》 (2021年10月10日) |
4 | 见于T/XWFXH 2.1-2021表B.1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性文件或规章(续5)的29 |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民政部关于印发《团体标准管理规定》的通知(国标委〔2019〕1号,2019年1月18日) |
5 | GB/T 1.1-2020 |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: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|
6 | GB/T 13017-2018 | 标准体系建构原则和要求 |
7 | GB/T 35778-2017 | 企业标准化工作 指南(“企业标准体系”相关) |
8 | GB/T 19273-2017 | 企业标准化工作 评价与改进 (“企业标准体系”相关) |
9 | GB/T 13017-2018 |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(“企业标准体系”相关) |
10 | GB/T 15498-2017 | 企业标准体系 基础保障 (“企业标准体系”相关) |
11 | GB/T 15497-2017 | 企业标准体系 产品实现 (“企业标准体系”相关) |
12 | GB/T 15496-2017 |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(“企业标准体系”相关) |
表2.2 涉及信用法治的国家标准
表2.2.1 电子商务类国家标准
序号 | 标准号及年代号 | 标准名称 |
1 | GB/T 26841-2011 | 基于电子商务活动交易主体 企业信用档案规范 |
2 | GB/T 26842-2011 | 基于电子商务活动的交易主体 企业信用评价等级指标与等级表示规范 |
3 | GB/T 29622-2013 | 电子商务信用卖方交易信用信息披露规范 |
4 | GB/T 31951-2015 | 电子商务信用 网络交易信用主体分类 |
5 | GB/T 33717-2017 | 电子商务信用 B2B第三方交易平台信用规范 |
6 | GB/T 34056-2017 | 电子商务信用 网络零售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|
7 | GB/T 34057-2017 | 电子商务信用 网络零售信用基本要求 消费品零售 |
8 | GB/T 34058-2017 | 电子商务信用 B2B网络交易 卖方信用评价指标 |
9 | GB/T 36301-2018 | 电子商务信用 第三方网络零售平台 信用管理体系要求 |
10 | GB/T 36304-2018 | 电子商务信用 自营型网络零售平台信用管理体系要求 |
11 | GB/T 36312-2018 | 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企业信用评价规范 |
12 | GB/T 36314-2018 | 电子商务企业信用档案信息规范 |
13 | GB/T 39053-2020 |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商家信用评价规范 |
14 | GB/T 40476-2021 | 电子商务信用 网络零售信用基本要求数字产品零售 |
15 | GB/T 40477-2021 | 电子商务信用 网络零售信用基本要求服务产品提供 |
表2.2.2 企业类国家标准
序号 | 标准号及年代号 | 标准名称 |
1 | GB/T 22116-2008 | 企业信用等级表示方法 |
2 | GB/T 22118-2008 | 企业信用信息采集 处理和提供规范 |
3 | GB/T 22120-2008 | 企业信用数据项规范 |
4 | GB/T 23794-2015 | 企业信用评价指标 |
5 | GB/T 26817-2011 | 企业信用调查报告格式规范 基本信息报告、普通调查报告、深度调查报告 |
6 | GB/T 28836-2012 | 国际物流企业信用评价指标要素 |
7 | GB/T 30345-2013 | 国际物流企业信用管理规范 |
8 | GB/T 31863-2015 |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 |
9 | GB/T 31870-2015 | 企业质量信用报告编写指南 |
10 | GB/T 31952-2015 | 企业信用档案信息规范 |
11 | GB/T 31953-2015 | 企业信用评估报告编制指南 |
12 | GB/T 33718-2017 | 企业合同信用指标指南 |
13 | GB/T 35434-2017 | 商贸物流企业信用评价指标 |
14 | GB/T 39450-2020 | 商贸流通企业信用评价指标 |
15 | GB/T 40478-2021 | 企业信用监管档案数据项规范 |
表2.2.3 信用体系类国家标准
序号 | 标准号及年代号 | 标准名称 |
1 | GB/T 22117-2018 | 信用 基本术语 |
2 | GB/T 22119-2017 | 信用服务机构 诚信评价业务规范 |
3 | GB/T 23792-2009 | 信用标准化工作指南 |
4 | GB/T 26819-2011 | 信用主体标识规范 |
5 | GB/T 34830.1-2017 | 信用信息征集规范 第1部分:总则 |
6 | GB/T 34830.2-2021 | 信用信息征集规范 第2部分:内容 |
7 | GB/T 35431-2017 | 信用标准体系总体框架 |
8 | GB/T 37914-2019 | 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 |
表2.2.4公共信用信息类国家标准
序号 号 | 标准号及年代号 | 标准名称 |
1 | GB/T 39440-2020 | 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 |
2 | GB/T 39441-2020 | 公共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 |
3 | GB/T 39442-2020 | 公共信用信息资源标识规则 |
4 | GB/T 39443-2020 |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 |
5 | GB/T 39444-2020 | 公共信用信息标准总体架构 |
6 | GB/T 39445-2020 | 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元 |
7 | GB/T 39446-2020 | 公共信用信息代码集 |
8 | GB/T 39449-2020 | 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字典维护与管理 |
表2.2.5 其它的信用类国家标准
序号 | 标准号及年代号 | 标准名称 |
1 | GB/T 23793-2017 | 合格供应商信用评价规范 |
2 | GB/T 27201-2013 | 认证机构信用评价准则 |
3 | GB/T 27202-2013 | 认证职业人员信用评价准则 |
4 | GB/T 31867-2015 | 社会组织信用评价指标 |
5 | GB/T 39683-2020 | 政务服务中介机构 信用等级划分与评价规范 |
6 | GB/T 40149-2021 | 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建设规范 |
7 | GB/T 40483-2021 | 数字文化企业信用评价指标 |
8 | GB/T 40840-2021 |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建设和管理要求 |
表2.2.6 涉及数字经济、网络信息及数据安全的
公共信用信息类国家标准
序号 | 标准号及年代号 | 标准名称 |
1 | GB/T 31496-2015 |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|
2 | GB/T 28448-2019 |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 |
3 | GB/T 22239-2019 |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|
4 | GB/T 36626-2018 |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 |
5 | GB/T 35273-2020 |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|
6 | GB/T 35280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产品安全检测机构条件和行为准则 |
7 | GB/T 34942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评估方法 |
8 | GB/T 25070-2019 |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|
9 | GB/T 37988-2019 |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|
10 | GB/T 34953.1-2017 |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匿名实体鉴别 第1部分:总则 |
11 | GB/T 20272-2019 | 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|
12 | GB/T 20273-2019 |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|
13 | GB/T 37931-2019 | 信息安全技术 Web应用安全检测系统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|
14 | GB/T 37935-2019 | 信息安全技术 可信计算规范 可信软件基 |
15 | GB/T 37950-2019 | 信息安全技术 桌面云安全技术要求 |
16 | GB/T 37952-2019 | 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|
17 | GB/T 37956-2019 | 信息安全技术 网站安全云防护平台技术要求 |
18 | GB/T 37024-2018 |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感知层网关安全技术要求 |
19 | GB/T 37025-2018 |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 |
20 | GB/T 37091-2018 | 信息安全技术 安全办公U盘安全技术要求 |
21 | GB/T 37093-2018 |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感知层接入通信网的安全要求 |
22 | GB/T 36624-2018 |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可鉴别的加密机制 |
23 | GB/T 35278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终端安全保护技术要求 |
24 | GB/T 35279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安全参考架构 |
25 | GB/T 35281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 |
26 | GB/T 35282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|
27 | GB/T 35283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终端核心配置基线结构规范 |
28 | GB/T 35284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网站身份和系统安全要求与评估方法 |
29 | GB/T 35285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基于数字证书的可靠电子签名生成及验证技术要求 |
30 | GB/T 35286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低速无线个域网空口安全测试规范 |
31 | GB/T 35287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网站可信标识技术指南 |
32 | GB/T 35288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岗位技能规范 |
33 | GB/T 35289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规范 |
34 | GB/T 35290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射频识别(RFID)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|
35 | GB/T 35291-2017 | 信息安全技术 智能密码钥匙应用接口规范 |
36 | GB/T 34944-2017 | Java语言源代码漏洞测试规范 |
37 | GB/T 34945-2017 | 信息技术 数据溯源描述模型 |
38 | GB/T 30976.2-2014 |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第2部分:验收规范 |
39 | GB/T 30998-2014 | 信息技术 软件安全保障规范 |
40 | GB/T 31167-2014 |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 |
41 | GB/T 31168-2014 |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 |
42 | GB/T 31495.1-2015 |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第1部分:概念和模型 |
43 | GB/T 31495.2-2015 |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第2部分:指标体系 |
44 | GB/T 31495.3-2015 |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第3部分:实施指南 |
五 、参考文件
[1] GB 11714-1997,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[S]
[2] GB/T 1.2-2020,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: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[S]
[3] GB/T 9704-2012,党政机关公文格式[S]
[4] GB/T 13016-2018,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[S]
[5] GB/T 16733-1997,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及代码[S]
[6] GB/T 20000.1-2014,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: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[S]
[7] GB/T 20000.10-2016,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0部分: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翻译通则[S]
[8] GB/T 20000.11-2016,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1部分: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通用表述[S]
[9] GB/T 20004.1-2016,团体标准化 第1部分:良好行为指南[S]
[10] GB/T 27000-2006,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[S]
[11] GB/Z 40954.1-2021,标准化专业人员能力 第 1 部分:企业[S]
[12] GB/Z 40954.2-2021,标准化专业人员能力 第 2 部分:标准化相关组织[S]
[13] 国务院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》[EB].2021. http://www.gov.cn/
[14] 国发[2015] 50号 《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,全面推进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,加快建设数据强国》[EB].2021. http://www.gov.cn/
[15]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》2020.http://www.sasac.gov.cn/
[16] 司法部.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[EB].2017. http://www.moj.gov.cn
[17] 司法部.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[EB].2021. http://www.moj.gov.cn
[18] 司法部.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[EB].2021. http://www.moj.gov.cn
[19] 国务院.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[EB]. 2020. http://www.gov.cn/
[20] 国务院.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[EB].2018年. http://www.gov.cn/
[21] 司法部.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[EB].2017. http://www.moj.gov.cn
[22] 国务院.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[EB].2013. http://www.gov.cn/
[23] 民政部.关于印发《团体标准管理规定》的通知[EB].2019. http://www.mca.gov.cn/
[24] 民政部.团体标准管理规定[EB].2019. http://www.mca.gov.cn/
[25] 司法部.国家标准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公开征求意见[EB].2021. http://www.moj.gov.cn/
[26]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.印发《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工作指南(2020年版)》[EB] .2020.http://www.sac.gov.cn /
[27] 民政部.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专项权力和责任清单(试行)[EB].2018. http://www.mca.gov.cn/
[28] 民政部.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专项权力和责任清单服务指南和流程图[EB].2018. http://www.mca.gov.cn/
[29] 国家发展改革委.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)[EB].2019. http://www.ndrc.gov.cn/
[30] 财政部.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[EB].2020. http://www.mof.gov.cn/
[31]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.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[EB].2020. http://www.samr.gov.cn/
[32]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.七部门:全面规范认证检验检测行为[EB].2020. http://www.samr.gov.cn/
[33] 中国标准出版社.标准化工作导则国家标准汇编(第三版)[S] [C] [Z].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2010.
[34] 民政部.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[EB].2010. http://www.mca.gov.cn/
[35] 民政部.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[EB].2018. http://www.mca.gov.cn/
[36] 礼记(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). [ISBN 9787101128567]. 北京: 中华书局.
大家评论